蒙天烨道:“好,我明天就派人去。”
冯翰远道:“既如此,我也就放心了。蒙兄,蒙姑娘,叨扰多时,我这便告辞了。”
“好,我送冯兄。”
蒙天烨和蒙莺雪一直送冯翰远出了牙帐的外围的牧场才回去。冯翰远骑在马上,回想起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虽然阿尔木亲王的事情,蒙天烨并未松口,但他还是觉得一切未免也太过顺利,隐隐的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妥。
回到宣府后,冯翰远与郑烬等人简单的庆祝了一番,便开始了更为忙碌的日子。由于先前鞑靼于大周和北俞连番大战,克什又被冯翰远沉入水底,鞑靼的粮草和军械已经是捉襟见肘。虽然鞑靼士兵多以牛羊肉干为军粮,但是由于消耗太大,一时间也补充不及,这时大周运来的粮食就真的成了救命稻草。
冯翰远也没料到,鞑靼所需的粮食有这么多,要不是提前有所囤积,这一时间还没法一次性拿出近十万石的粮食。鞑靼人有了粮草的补充,军心也稳了下来,逐渐在战场上能够找回一些场面。等鞑靼稍微能站稳脚跟的时候,冯翰远这边的粮草就开始“出问题”了,每次不是存粮不足,就是运粮路途遥远,反正就是给不够数了。
军械方面也是一样,由于之前在宣府几乎丢弃了所有的辎重,导致鞑靼的弓弩箭矢,马刀兵刃样样奇缺。与鞑靼议和之后,冯翰远探查双方战场动态变得更为方便。冯翰远根据战报估算出鞑靼的军械损失情况,每次给到的数量都让鞑靼保持在将缺不缺的状态,恨得蒙天烨直拍桌子,连写了好几封信质问冯翰远。
在努力拿捏给予鞑靼支援分寸的同时,冯翰远对于北俞那边也同样没少花力气。北俞虽然一开始进攻顺利,并且在大周的挑唆下,几乎举全族之力猛扑,在鄂伦山大败鞑靼,眼看这牙帐就是近在咫尺。没想到鞑靼的韧性居然有这么强,再战鄂伦山居然连连受挫。屡战不胜,北俞的心气已经不那么足了,这时候冯翰远继续派那些个口才好的人去煽风点火,同时也给一些支援,让北俞的劲头不至于太松懈。
其实这种两边拿捏所花费的精力,不比统兵打仗要轻松,那种感觉仿佛在深渊之上走独木桥一般,稍有行差踏错,立刻便是粉身碎骨。
就这么如履薄冰一般过了三个多月,此时冯翰远在宣府已经有了鞑靼送来的战马四千多匹,加上之前缴获的,有近万匹。这三个月中,冯翰远又从宣府的步军当中选拔出一万多人的骑手,冯翰远的骑兵又恢复了元气,而且完全没有招募新兵,给朝廷省了不少的开支。不仅如此,冯翰远从鞑靼获得的牛羊在大周境内非常抢手。
冯翰远把这些牛羊运到京城之后,留部分供京城售卖,剩下的大部分都由运河转运到其他地区,每到一处很快就被哄抢一空。要不是冯翰远提前分配好每个地区预留的数量,稍微靠南方一点的地方根本就抢不到。
靠着这些牛羊换来的银子,冯翰远弥补了不少军费的开支,再加上北境暂时偃旗息鼓,所以年终朝廷算下来,北境的军费消耗大为减少,皇帝还专门为此颁发了一道圣旨,夸奖了冯翰远为朝廷充盈国库立了大功一件。
一忙就忙到了年底,冯翰远根本没时间回京城过年,想到之前答应妹妹冯紫谙的事没法兑现,冯翰远心中也是苦闷。他不走,郑烬也不走,说要留下来陪他过年。冯翰远再三劝说,好说歹说,最后郑烬总算是同意回京。其实冯翰远知道,郑烬上个除夕就没回去,虽然年中的时候回去过几次,但是毕竟除夕还是不一样的,家中的母亲妻子一定都盼望着他回府过年。张行舟孤身一人,自然是留在宣府陪着冯翰远在这茫茫雪海中守着这座冰雕一般的宣府。
一直到了除夕这天,冯翰远依然忙在金和城,督促着囤积物资,接收马匹,一直忙到了天黑。忙完之后,冯翰远精疲力尽,本想就住在这金和城里算了。手下人一提醒,他才想起今天是除夕,自己还答应了张行舟回去陪他喝酒呢,这才赶紧翻身上马,朝宣府飞奔而去。
走着走着,冯翰远恍惚看见前方路上立着一匹马,再跑近点,发现马脚下有一人倒在雪窝之中。冯翰远走近以后翻身下马,赶紧命人拿来火把一照,发现雪窝之中竟然倒着一位名女子。冯翰远把她翻过来瞧见她的容貌,不仅大吃一惊,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蒙莺雪!
惊愕之下,冯翰远赶忙试了下她的鼻息,发现她气息已然很弱,又试了下脉搏也很微弱,知道她已经在这不知道冻了多久,当下顾不得许多直接把她抱起来放到自己的马背上,然后翻身上马,解下自己的衣服披在她身上,用双手将她护在怀中,就这么抱着她一路向宣府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