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因素汇集在了一起之后,那些脑袋别在裤腰带的年轻流民一旦进入晋阳,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抛弃掉从前拥抱晋阳,流民中老年人的比例很小,残酷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体力走到晋阳的关口。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华夏军的步军规模增加了到15000人,谢飞将这些全部配属给了赵云。
各地城防军的规模也在扩大,这些老弱病残野战不行,依托城墙守上个把月到没有什么问题。
晋阳的割据质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割据,谢飞将这种割据称之为——文明的割据。
这些在外人眼里可谓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谢飞眼里则是一株株弱的不能再弱的幼苗,根本经不住哪怕那种小的不能再小的打击。
莫说敌军兵临晋阳城下了,就是在前线一次微小的挫折也会大大动摇晋阳的信心,他们所以敢于迅速接受而不是缓慢改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在原因是民众们坚信,华夏军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正因为如此,谢飞开始更加小心翼翼避免卷入任何形式的战争,对那些弱小势力的支持也悄然增大。
正因为如此,当杨修携带投石机离去的时候,谢飞给曹写了一封看得自己都有些感动的书信,同时送给了曹大批的粮食让杨修一并带回。
其实世界上所有的战争,都不是突发的,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布局,其实当决定正式开始动用武力的时候,基本都建立在已经通过其他方式取得了决定的战略优势基础上才开始的。
21世纪的人们早就通过研究战争的规律看透了战争的本质,现在的战争表面上看是个人野心的膨胀,骨子里仍然的不同利益集团的斗争,上国人将它朴素地总结为——一个好汉三个帮。
同样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过剩的生产力要么出去抢地盘,要么在内部自耗成经济危机,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必须要消除掉过剩的生产力。
晋阳的发展已经有些脱离于时代了,深谙其道的谢飞决定开始发动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来减少自己危险的同时削弱诸侯,而战争的对象则是天下所有诸侯。
至于方法,是管仲老爷子玩剩下的——经济战。
虽说史上的诸葛亮自比管仲,但就搞钱整事这件本事上,孔明跟管仲相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管仲用这招收拾了四五个国家,“齐执鲁缟”的典故正出于此。
至于手段,则准备用宋对辽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