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家曾经因为山上竹管破裂,带着家中僚人奴仆阿段上山修竹管,路遇老虎狭路相逢互不干扰而过。
这足以说明两点,一是僚人不惧怕老虎,熟悉老虎秉性,甚至家中饲养幼虎也不罕见。二是杜甫虽然写了很多同情底层的诗篇,但他妥妥的处于统治阶级,地位非常牢固。
有钱的外地人在夔州可以买井水和泉水,没钱的本地人在夔州只能喝江水,死不死人那就另说了。
夔州毒瘤病在宋代发展到巅峰,几乎到了十有八九的程度,因为那些引水的竹管大多年久失修被破坏了。
后来官府大力修建引水的管路,情况才扭转。一直到民国时期,毒瘤病依旧是奉节的顽疾之一。
夔州多山多水少田,家家户户都喜好酿酒,在烧酒没有出现,曲酒当道的年代,这种产业几乎是无敌与不可替代的。
夔州有很多酒闻名大唐甚至是作为贡品。这样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此地的人重商轻农,更是不把当地官府当回事。
此处农业极度落后,手工业仅仅是酒业和以高端麻布为首的产品有竞争力,但商业却畸形的发达,商品交易异常活跃,酒肆更是多得远超本地需求,所以才成为李白、杜甫等人心中向往的打卡圣地。
江南与益州的各种产品都伴随着过关而在此出现,因此这里便成为了蜀地经济与江南经济交流的核心位置。
又因为平地少,河流湖泊众多,所以这里的人都是以船为车,家家户户都有船,造成了造船业的兴旺,船只售卖到蜀地各处。
上面就只是一些基本的介绍,那么问题来了,哪个写唐代历史的作者,会把这些东西写进去?或者说,会去研究这些东西?
这些都是真实的历史,不仅条理清晰无比,后世更是有传承也有变革脉络清晰。而那些写李二陛下的书里面,你能读到什么?
如果主角是在夔州出现的,他会遭遇什么?当地刺史微服私访么?
不是,其实他遇到僚人牵着老虎耀武扬威上街,然后对他挑衅一样做下流手势,或者龇牙咧嘴,可能性更大,哪怕这个情节乍一看极为荒谬。
他应该看到富人穿着蜀锦在商铺里用钱装逼么?
其实夔州气候湿热,那边的高端麻布才是地位的象征,外地来的人都会买当地的麻衣换上,又高端又舒服,谁会去穿蜀锦啊?
如果写李二的书,也能把长安的风土人情研究明白了,把那些该有的东西都润色好了,相信也不会让人作呕的。
最近闭关之中,除了码字以外就是研习历史,不会有加更了。编辑要我存稿子,然后搞一波大推荐,日常大概还是晚上更新。